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棒球數據文

棒球雖然是數據運動,但是卻有不少誤解數據真正意義進而做出假解讀,其實這也是有一些東方萬歲論的看球者一直認為棒球不該只有數據的原因(雖然這種人我常酸稱日職ㄉㄉ)

我們探究一下各種新式數據的歷史,其實這只是一個重度棒球迷Bill James因為他"覺得"他手上擁有評價選手強弱的工具(數據)其實沒辦法真實呈現球員的能力

Era對於中繼投手來說參考用,可能在壘上有人的時候換他上來,他很容易讓壘包上的人回來得分,但是他的責任範圍的時候,卻又一分不丟,所以Era漂亮,但是球隊老輸,打擊率高的選手組一隊反而不是得分最多的球隊,所以他著手進行研究各種數據,其實Brad Pitt主演的魔球中就有提到,但是發展到現在,之所以被這麼多人重視的原因是因為運動家礙於預算有限GM為了要打造一個高CP值的球隊,每一塊美金的預算要有邊際效用最大的價值,而且大家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居然會真的成功

如果MLB各隊都有200M預算,或是像以前還沒有FA制度與球員工會制度的時候資方可以壓低薪資預算的時候,那他們根本不需要擔心票房跟收益的問題的時候,James這一套新世代理論根本不會有人使用 

所以這一套理論,我認為是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條件下,Beane一定要嘗試看看的新理論

結果誰知道在win share指數出來後人家發現,這個數據"感覺"好準喔,所以之後又產生更多新的數據來評價選手,也逐步發展到現在得到結論一個選手在場上的表現,甚麼是真正的能力,何謂運氣,你有多少貢獻,進階棒球數據史,其實會被人家使用到的背景,可以說很簡單也可以說很複雜,有很多人開始拿美國的數據來衡量日本跟台灣的時候,我敢說一定會碰到阻礙,因為他們完全忽略了一個東西,那就是MLB與亞洲國家的職棒球員組成完全不同

MLB不管國籍,你有能力30支球隊你一定有位置

亞洲國家的職棒是國籍優先,所以就算你的攻擊,防守,存有一些缺陷,但是因為某一些技能凸出或相比之下位置不會用洋將取代的位置,例如說近幾年中華職棒幾乎沒有洋打者,所以就算弱,也有很多機會可以上場,這也容易造就強投低BABIP或是更強進階數據的原因

這時候數據魔人沒想過這些數據產生背後的原因,其實很多時候我不是這麼買BP等新生代數據的帳,VORP值在7~8年前很流行,現在呢?

數據當然很重要,但是數據是輔助器材,不是棒球比賽本體,我評價教練調度是否得宜,都是用預期勝率去思考,做甚麼事情會讓勝利機率提高,棒球一翻兩瞪眼,不是輸就是贏(MLB)所以多提高一點自己的勝率

誰有能力進入職業棒球聯盟累積數據?當然是體能天賦優異的選手

球是選手在打,人有體能與生理狀況,為了要讓一個選手繼續發揮某種價值,做出改變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數據是集合了全部的選手真實打了幾萬場比賽下去推導後得到的結論,再用這些結論去看現在的選手並且預測他們的未來,未來當然是無法預測的,只是我們可以從大樣本中得到很接近的發展軌跡

另外說到調度,出一個數學題,今天你有兩組距間,一個是0~40,另一個距間是30~70,然後上天告訴你,你要抓一個比35還要大的數字,這兩個group給你選,請問你要怎麼選?不是說0~40這個距間的數字無法抓到>35的數字,也不是說30~70抓出來的數字一定>35,重點是你看完之後你會選哪一個group?

但是我看到很多數據人不去思考數據真正要表達甚麼,只是拿現有貢獻去預測未來貢獻,然後說誰誰誰應該要花多少錢來簽,如果這麼簡單,新數據理論出來之後,有最多預算的洋基應該會繼續稱霸MLB才對

上面談到數據就是一切的人跟普通人犯了一樣的問題,他在之前說民國60年代出生的女性之所以少子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女性二十多歲的時候都繼續念書,所以晚生,但是他沒考慮到的是,女性生理結構,>30歲的女性身體狀況其實不孕/懷孕的風險很大,因為生理結構開始老化,也開始步入更年期

棒球說簡單很簡單,難也很難,這也是我愛他,一直想棒球的最大原因,因為我至今仍然想不出一個最好的說法來表達我所建立的棒球觀念

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

U-21棒球錦標賽簡單感想

i think there are many PROSPECTs in this series but you know.

簡單說會來打這種比賽的選手,是高階職棒看不上眼的選手來打的

這次U-21棒球隊世界盃目標是成棒選手,但是以年紀21~23歲選手為主體的一種國際交流賽,雖然是一種國際賽,但是某種程度我更把他視為一種短期冬季聯盟,是給年輕選手繼續維持球感,還有跟外國選手交流的一個平台

所以我本來很期待會看到一些體能天賦好的選手

不過雖然有體能天賦不錯的選手,但是這個年紀還被拖來打這種比賽,以台灣來說好了,我就認為這些選手最多只能打中華職棒了,正常來說這種年紀選手不是在2A的話,打大聯盟就無望了

所以說起來,我原先的期望就消失了,看了幾場比賽我發覺這是各國職棒二軍與業餘選手的比賽,而且賽程又過短,對於職棒選手來說連維持球感都有點太勉強

但是我要先說,我不清楚為什麼要辦這種比賽

目前觀察到的結果是以體型來說,墨西哥隊的身材最好,但是選手完成度是日本隊最好,後來我翻查各隊基本資料也不出所料,日本隊是派自己職棒隊的二軍的精英隊,我自己看大概就是一般日本職棒一軍的中繼投手搭配中後段棒次,沒有一個真正的先發是他們的問題

今天(11/09周日)這場韓國VS台灣就讓我覺得實在扯了,韓國教練讓自己的先發投手投了133球,氣力放盡被亂打四分才換投,更不要說防守還一直在扯後腿,真要說起來,韓國這些打者都太嫩了,看得出來有一點power,但是面隊投手的最拿手的變化球的時候,很多時候timing都掌握得很差

雖然台灣有拉一個2A等級的陳品捷回來打,但是主體還是大學生與業餘選手為主,郭俊麟雖然已經是準日本職棒的選手了,但是目前的身分要先視為業餘選手來看

而韓國隊大多是自己國家職棒的二軍組成,再搭配一些很被看好的大學生,先說先發投手金準基好了,他的投球機制還有實戰球種讓我想到另一位韓國選手,梁玹種,兩個同樣是左投,但是梁的快速球可以維持在142~146KM/H,這個選手大概是139~141,變化球也都是滑球,這是兩個投手球路品質最接近的,變速球也是梁玹種比較好

基本上,我把這個韓國先發看成弱化的梁玹種

雖然我這樣想,原本以為他大概撐不久了,四局或五局不失分,這樣就很厲害了,事實上也真的是如此,靠著一開始雙方不熟悉,雖然防守上有扯到一點後腿,但是他靠他最拿手的滑球也力保不失分,但是我不懂的是為什麼韓國教練一定要他投超過130球,也許RP都很糟糕的,但是糟糕的中繼投手幹嘛要選打國際賽?一般來說能進入職棒素質都不會太差,能用的話,為什麼不6局投手破100球的時候就換投呢?

我以前對韓國教練的評價是不是過高了

郭俊麟先不說了,不說是沒甚麼好說,是他就這樣了,這代表好事,他還是那個他,雖然我不認為他去日本是一個好決定,對於日本的職棒球隊來說投資50萬美金在他身上是一個賭很大的風險就是了

說到台灣這些打者,目前來看連打中華職棒都有一點吃力,假設都是打真球好了,這些選手的體型略嫌單薄,power也不太夠,這三場大勝是因為對手都是派技術水準略低階的選手,加上真的有機會一拼長短的韓國隊的教練也不斷耍笨,第一屆比賽大概只剩下日本隊可以阻止台灣拿冠軍而已了

但是這種比賽拿冠軍又有甚麼bonus呢?zip
更不要說你讓隊上先發投手投130+的球數,韓國教練從仁川亞運一路打下來,我真的覺得他們也不怎麼樣

談一談郭俊麟,他是目前大概業餘選手中素質最好,天賦也最好的選手了,但是完成度還沒有,目前有一個大問題是他動過唇關節手術,這是一個會讓棒球選手再也無法打棒球的大手術,

目前日本職棒已經不太適合台灣人去了,因為日本職棒薪水敢給,所以會吸引不少介於3A~MLB水準的外籍選手去打,在日本,台灣人就是洋將,洋將是要與洋將競爭的,西武對於已經滿23歲的他有多少耐心不知道,日本職棒的洋將圈競爭搞不好比MLB regular的競爭還要激烈.

現在日本職棒找洋將有兩種途徑,第一個是你在MLB有幾年經驗,第二個是你在日本職棒內打了幾年證明你有日本職棒內的明星水準,所以台灣人選手就算目標是日本職棒,你也是國中畢業就出國,念日本的中學校從甲子園開始打,陽家兄弟,林威助就是透過這個管道,因為日本職棒內的特殊規定,你的存在不佔洋將名額,至於這幾年如A.Jones Youkills等人都是符合在MLB打了幾年,所以在日本職棒當洋將,你必須要跟在MLB有實戰經驗還有一定程度的選手競爭,如果你最後競爭贏了,人們也許只會想問說,你的技術這麼厲害為什麼不乾脆就去美國?

像郭俊麟已經23歲了,以他的年紀跟技術美國也不可能把他放在小聯盟太久,他的變速球可以讓他力保一局不失分,當一個普通的中繼投手也可以,加上他的傷痛史,對照現在照顧球員方面,也是美國做的比較好,看看和田毅這個兩年沒上場的選手,也照樣跑完合約,倪福德就算被釋出但是也是因為在合約內受傷,所以Tigers會支付他所有復健費用跟醫療費用,他自己出不到復健的錢

而且,之前討論出一個點,我很在意,就是台灣選手20歲上下出國打過大學比賽的選手,如羅嘉仁,都會進入DL躺一陣子,結論是他們在台灣可能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傷勢了,所以這些選手出國要用全力真劍分勝負的時候,大多容易受傷,2005年還有一篇文章專門討論台灣選手易碎,郭俊麟目前來看,他很需要大家的祝福

我不是西武的工作人員,也不是參與決策的人,我很想知道西武這種一年可以花50萬~100萬美金簽洋將的球隊來說,找郭俊麟這步棋,其實不算太高明的棋,為什麼要這樣下?

不過不管怎麼說,郭俊麟已經拿到了一般台灣人賺一生都賺不到的錢了,既然決定要去日本.身為球迷的我,祝福他在日本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