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荒謬的美好年代

我正看著Os vs Red Sox一邊回憶一下我所認識的福爾摩莎少棒隊。

大家熟悉的威廉波特少棒賽,事實上,是社區的比賽。嚴格上說起來,最早的少棒帶有宣揚國威的意義。贏球是民族榮耀,輸球如亡國。所以相信政治歸政治,XX歸XX的朋友,請轉上一頁出去,這裡講的不會是你想看的。

所以我們研究少棒歷史會發現許多我們很常作弊的事情。例如說冒名,偽造出生年月,目的都是為了要打贏每一場比賽宣揚自己。只差沒有人使用禁藥強化自己能力而已。當時我們的小孩屠殺他人社區隊到什麼程度呢? 曾有外國小投手一局沒投完就崩潰痛哭,因為他上來面對九位打者,全部被擊出全壘打。

真是美好又荒謬的年代。

現在米國少棒也開始組半精英的球隊,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從小犧牲課業天天苦練的小球員比不上外國的真正的天才

以前拿精英隊去殺人家的普通人。

這個被製造的美夢

是該醒了
 


現在要講過往的美好成棒年代

這裡要建立一個時間分水嶺1998年,而稍後我會說明為甚麼挑這一年。

中華成棒隊的戰績是美好的,特別是1992年以前。少棒有輸球亡國的年代拉了一個時代,感情就轉到成棒隊上。1980年代上帝給了我們擁有兩郭一莊的中華隊。呂明賜,趙士強等,那個球隊長期集訓為國爭光。不過要了解,當時是職棒選手不能參加過際賽的時候,而臺灣一直用職棒的要求跟訓練給我們的成棒隊。

1982年韓國職棒成立吸收了大量業餘精英,留在業餘的選手很可能大部份都是職棒認為他們的實力不夠打職棒。所以這也是為甚麼在80年代我國成棒屢屢屠殺外國。而現在作不到的主因。

因為根本不能用職棒選手出去打國際賽,而我們的成棒隊卻有職業水準。

至於談到古巴隊,他們的聯賽雖然沒有職業之名但有職業之實,而這也是為甚麼他們可以縱橫業餘國際賽場,長期的大人打小孩。90年代的美國隊,成員大多是在選秀中落選的大學生,那個球隊都相當強了,更何況是在職業討生活的選手?

所以當時外國球隊碰上臺灣這種更極端的訓練方式,還有擁有日本職棒前三先發實力國家隊,被臺灣殺爆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當時的成績,可以說是天地人造就。

日本。韓國只出業餘。當時韓國職棒剛成立大量業餘精英消失,加上我們有日本職棒前三先發,稱霸亞洲根本只是剛好。

臺灣職棒成立之後,業餘也面對到人材被掏空,出現斷層的困境,這也導致我國從1992後連續兩次沒打奧運的窘境。

上面提到的1998年現在正式提出,因為國際棒總在1998年開放職業選手打國際賽,臺灣本土精英受到衝擊,我們到那時候才發現我們的軍武落後不堪。

你說為甚麼韓國沒面臨這個問題,很簡單,韓國職棒打了十六年,才開放洋將。對比臺灣一開始全部學日本職棒用洋將。韓國的技術與外國確實有一段不小的差異。而當時韓國有不算少的旅外球員,如樸贊浩,這種有過大聯盟優異表現的選手。也幫助了韓國棒球觀念的現代化。